雲林,從小就覺得這個地名好美。
每回從異鄉返家時,自交流道轉進,
馬賽克般的綠野地毯,歡迎著遊子的歸來。
雲林第一次舉辦大規模的農業博覽會,
會前看到文宣的感覺很不一樣!
很有想法,很有規劃,不若以往空洞的嘉年華會。
所以選了個年後的假日來訪,支持家鄉的喜事。
還沒走進活動會場,
光在外圍,姐弟倆就能夠玩上半小時。
一旁的男孩好奇地看著小寶的打水機,
怎麼會從上頭噴水呀?
一大早的人群預告著,
今天應該會人山人海。
後來官網公布當天的參觀人次突破七十萬大關!
後來官網公布當天的參觀人次突破七十萬大關!
入園時,手上會加蓋戳章。
看起來是一頭黃牛,很有台灣農村味。
看起來是一頭黃牛,很有台灣農村味。
農博園區座落於虎尾鎮,
像座美麗的公園。
感冒的小嫻一早進園精神還不錯,
但走到後來體力透支,只得趕緊帶她撤退。
百變拚裝車,展出由農民胼手胝足,
打造適用的農用機具,
效能直逼進口產品,
實在是不簡單。
各個場館肩負著傳達的使命,
從「人、土地、農作物」鐵三角出發,
反省過去的慣用農法、期待未來的永續農法,
希望將三者的新關係傳達給來訪的遊客,
濃厚的教育意念充滿在各個場館中。
在農博會場裡晃了一圈,發現主辦農博的雲林縣政府,
似乎真的活了過來、動了起來。
過濾出在地值得留下的拚勁、淘汰沿用多年戕害土地的慣用農法,
宣示走永續發展的方向,
非常期待博覽會後,看到農業生產型態的大破大立。
今天的人潮實在很洶湧,
一早進來還能好好參觀,
接近人午時,已經超過忍耐的極限,
加上小嫻身體不適,因此決定提早出園離開。
身為雲林子弟,
看到一個優質的博覽會在家鄉舉辦,
並且廣獲好評,心裡實在很開心 、也很驕傲。
期待安全的農業生產型態開始在雲林的田間展開。
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,現在的職業大多和農業生產無關,
但身上多少都背著一塊地。
大家笑著說:退休後一起加入小農的行列,
參與這場農業革命。
0 回應:
張貼留言